改变,既是理念的突围,更是现实的考验。
面对当前高考改革,语文学科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,而农村初中学生经历范围和生活阅历都非常有限,课外阅读少,接触空间小。许多语文教师中规中矩地教,学生枯燥无味地听,效率很低。
近年来,河北省平泉市初中语文教研员根据农村初中现状,以洼子店中学和杨树岭中学两所基地校为依托,带领语文教学团队因陃就简、自选文章,在全市推行“真情语文主题学习”,让语文课堂回归本真,提升学生的素质。
冲出重围 告别低效
一次,平泉市洼子店中学的一名学生家长说,自己孩子在上小学时非常喜欢读书,无论是对课内还是课外的文章,都喜欢质疑并提出不同想法。但老师很不赞赏,觉得孩子乱想乱说,想法也与答案相差甚远,导致孩子不再喜欢阅读。
更糟糕的是,那个孩子升入初中后,对教师“带情阅读”的要求明显抵触,对“真情实感”的写作要求表示烦躁,对“自由回答”的提议表现出怯懦。
对此,平泉市洼子店中学教师牛文娟认为,这种现象暴露出学校课堂教学对学生思维的禁锢,机械地让学生读书、写作,以追求答案的标准去教学,让本就不愿意学习的学生,更不喜欢读书,不喜欢写作。
如何改变这种几十年沿袭下来的现状?怎样突出农村初中面临的重重困难,让更多教师告别低效?带着这个使命,平泉市教研员到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体会理念先进的语文课堂,两次到山东省潍坊市观摩成果丰硕的语文主题学习课堂,三次到内蒙古赤峰市学习富有实效的松山语文主题学习体系。经过反复研究,教研员决定让两所学校走自己的“真情语文主题学习”之路,自选资料,自研方法。
推动伊始就得到了平泉市教育局领导的大力支持,平泉市教育局副局长康玉国带领全体语文教师到河北围场、内蒙古赤峰进行集体学习,边学习边对照反思。
“在推行高效课堂时也曾做过‘以读促写’的尝试,但为什么没能将自己的课堂变成如此实用而有效的课堂呢?现在想想,觉得那时只是在单纯追求目标的优化,只局限于一课之内,并没有认识到语文学习的根本所在。同时,目光没有那么长远,给孩子的拓展很有限,而且拓展也很盲目,没有系统的方向,随机性太强。此次围场之行,让我在迷雾中寻找到了前行的明灯。” 平泉市回民中学教师杜凤丽说。
平泉市杨树岭中学教师兰海军说:“我正在摸索着做,一是在学案上下功夫,分门别类有效整合,一节课展开一点,听、说、读、写均围绕这一点进行。反思往日的教学,有时自己一节课练得太多,讲得太多,结果累了自己,苦了学生,没有效果。二是在学生多说上下功夫。学生之所以说不出来,是因为平时引领不到位,所以我要做的就是在评价体系上再下功夫,针对不同层级的学生制定不同措施,努力让每个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。”
教研室通过阶段召开语文主题学习动员会、培训会、推进会,对学校领导和全体语文教师不遗余力地宣传课改形势,宣讲语文主题学习理念,强调学校要着眼于文化内涵,而不只是教学成绩;要着眼于学生长足发展,而不只是近期分数,从思想上初步扭转了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认识。
整合取舍 探索推进
要想彻底改变这一状况,语文教师必须走出固有思维,简化自己,轻松学生。教研员通过带领教师外出学习、主题培训和阶段推进,以点带面;努力让每位优秀语文教师带动一个备课组,进而带动整个语文组,最终打造有内涵的学校文化,形成“以点带面,逐步推进,整校提升”的语文主题学习推进模式。
“语文主题学习是对以往语文学习方式进行的战略性调整,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语文学习,要充分认识到,阅读才是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途径。”平泉市杨树岭中学教师李振中表示。
语文主题学习中,教师要敢于放手。传统的语文教学,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太多,所以学生学得累。要知道,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。如果教师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,他们做得会超乎想象。每节课到底能完成什么,教师要提前设计好,才能赢得更大的收获。
兰海军面对课堂教学实际,精心设计,打破读一篇学一篇、逐一推进的教学方式,实施单元主题教学模式。课上,兰海军每节课只完成一个主题,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;节节相连,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;强调单元整合,一课一得,学生学得轻松自然。每周,兰海军要先安排一节课时间集中阅读单元主题下的课内外所有篇目,指导学生学会有目的性的批注、列表,进而达到初读感知的目的;设计不同课型的小主题,尤其围绕主题设计好核心问题。
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是努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。在实践中,教师需要变“领着教”为“追着教”,即以主题问题为导向,让学生深度思考,学生不能理解的再适当点拨,大胆放手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选择。
真情语文 回归本真
“言为心生”,可现实中学生读得“少情”,写得“缺情”,背得“无情”,造成许多语文课堂乏味少趣。因此,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围绕“真情”设计课堂教学。
首先,用情读。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依托文本,以读为中心,读出语文味;要在读中品、读中悟,读得答案呼之欲出;要引导学生与文本、与作者情感共鸣;无论平时还是考试,都要在“精读”后再做题。
其次,敞开说。教师要引导学生充满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态度,无论对错都要表述清楚,情感饱满,态度鲜明,铿锵有力。
再次,动情展。学生围绕问题和任务理解文本,领悟主旨,会有较强的表达欲望,这就要求他们融入情感,动情展示。
最后,真情写。教师设计写作内容时,要尽量贴近学生实际。学生在写作时,教师务必引导他们抒真情、写实感,不矫揉造作,达到以读促写的效果。
“现在,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有了独到的见解、优美的语言、自然的引用。”兰海军说。
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很难,平泉市“真情语文主题学习”紧紧围绕“读、析、练、写、展”五个环节,在探索中前行,努力让语文教学畅行于自然之道,致力让语文回归本真。
(作者单位系河北省平泉市教育局教研室 张宝柱)